主办:中共开封市祥符区委 承办:中共开封市祥符区委宣传部
?

客从何处来

                                                ——上官家族与开封


宁富海  郑金河 

 

        故国之思,人皆有之;寻根之念,人皆怀之。201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第5版评论版刊发李辉署名文章《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乡愁往往和地名联系在一起。

        那么,上官家族和开封,究竟有着怎样一段尘封的历史呢?
        2014年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前一天晚上,我们接到了上官启先生的电话,他正在河南大学干部培训中心学习,借助这次会议,他特意想了解一些有关上官家族与开封的往事。
        以前对这个问题较少关注,因而王宴春、裴云、沙旭升、郭书学、郑金河、韩鹏、宁富海等同志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小范围内进行了探讨,初步有了共识。
        转眼一年有余,上官启诚恳的托付言犹在耳,我们也几经走访,多方查证,试图梳理出一些线索,为上官家族到开封寻根提供参考。事实上,上官家族的确与开封有着不解之缘。
        上官,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在百家姓复姓中知名度颇高, 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为氏。
        2013年8月至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发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墓,出土墓志一合,保存完好。《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 并序》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1]所谓高阳氏,即上古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史记》卷        四十《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元和姓纂》卷七上官氏条:楚怀王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氏焉。秦灭楚,徙陇西之上邽。[2]
        颛顼,系黄帝之孙,“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颛顼15岁出梁州,佐少昊在穷桑;又随少昊东迁空桑。少昊迁鲁,封颛顼于空桑高阳,称高阳也、高阳国、高阳都,以国、都之号、名为氏号,命高阳氏。……故空桑高阳是颛顼诸侯都。……今杞县县城西南有高阳镇,当是颛顼高阳城遗名、遗迹。”[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楚王子兰”。 具体是那个楚王,文中没有定论。 《元和姓纂》载:“楚怀王子兰”。对兰之父,文中给出了定论。 两部正史都肯定上官氏始祖名字为——兰。
        张咏《大宋赠监门卫将军上官公神道碑铭》:“通天地之道谓之圣,通人物之道谓之贤。圣贤不偶于时者有之矣,未有不知道而能声名光大者也。公圣门之贤者,高阳氏之裔,楚大夫子兰之后,世有明德,家传懿行。”
        现在留存最早的上官氏族谱,是在宋代编撰的。绍兴壬申岁(1142)旧谱原序:“贲仰稽吾祖,其来远矣!凡天下姓氏,书史皆云上官氏出自楚大夫子兰,涖官著绩,胙食田地,赐姓上官氏。”
        需要说明的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 并序》、《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主要是从“子”名叫“兰”来称呼上官氏始祖, 而到了张咏《大宋赠监门卫将军上官公神道碑铭》及宋代编撰的上官氏族谱中,已将上官氏始祖直接称为“子兰”,这里的“子”已演化为一种尊称。
        隋唐时期,回迁至中原地带的上官后裔开始在政坛、文坛上崭露头角。上官家族迁返河南的一脉,最为显赫的当属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唐高宗时曾官拜宰相。
        史书记载,上官仪工于诗词,所写诗词“绮丽婉媚”,为当时达官显贵所追捧,被称“上官体”。后因曾谏言废除皇后武则天,与其子上官庭芝(上官婉儿之父)以“莫须有”罪名同时被诛杀。唐中宗继位后,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同时被追封,“皆以国礼改葬”。
        上官仪改葬何处?史书并没有给出详细的位置,上官后裔根据家谱等资料考证,上官仪的墓地可能存在于三个地方。即河南省开封府的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陕西省朝邑县, 渑池县北仁村。渑池县民国十七年《渑池县志》载云:“上官仪唐贞观进士墓在邑北任村。”以下着重探讨上官仪的墓地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可能性。
         两《唐书》上官仪本传皆曰:“上官仪,本陕州陕人也。”《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曰:“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元和姓纂》将上官仪一支著籍东郡。按陕州陕县即今河南陕县(现已更名陕州区),陇西上邽即今甘肃天水,汉代东郡即今河南濮阳。依《元和姓纂》所记, 上官氏郡望“陇西之上邽”,东郡一支亦是由天水所分,溯其源流,盖自称“陇西上邽人”亦不为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 。汉徙大姓以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汉有右将军 安阳侯桀,生安,车骑将军、桑乐侯,以反伏诛。遗腹子期,裔孙胜,蜀太尉。二子:曰茂、曰先。先徙东郡 ,后徙陕郡。五世孙回。至弘为江都总监,又徙扬州。回,后周襄城太守。弘,隋比部郎中、江都总监。仪字游韶,相高宗。庭芝,周王府属,天水郡公。庭璋,太子仆。经野,德州刺史。经国。经纬。诏,侍御史。
         根据《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的详细记载,以上官仪为一世祖。上官仪,约生卒于公元608—664年,唐高宗时,官居西台侍郎、宰相之位。
        《旧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三十》:上官仪,本陕州陕人也。……麟德元年,宦者王伏胜与梁王忠抵罪,许敬宗乃构仪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家口籍没。子庭芝,历位周王府属。与仪俱被杀。庭芝有女,中宗时为昭容,每侍帝草制诰,以故追赠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庭芝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仍令以礼改葬。
        《新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人。…… 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子庭芝,历周王府属,亦被杀。庭芝女,中宗时为昭容,追赠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庭芝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以礼改葬。
        新旧唐书中,均提到了上官仪被追赠改葬一事,究竟改葬到了何处,史书中并无明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上官仪、上官庭芝、上官婉儿三代祖籍陕州(地望位于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另有一说认为今三门峡市渑池是上官仪墓葬所在地),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只是一种追述,“陇西上邽”可以理解为上官仪、上官庭芝、上官婉儿的“远祖祖居地”。
        福建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正文载:第一世,仪公,……高宗时拜相。后遭武则天之祸,父子俱死于难。睿宗(注:当为中宗)复位,思其忠,图形凌烟阁,追封楚国公。妣梁氏,封夫人。自仪至煜五世皆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生子二,庭芝、庭璋。第二世庭芝、庭璋。第三世经野、经国、经纬。第四世诏,事迹略。第五世:煜公,诏祖子,字应煌,官麟州司马。以上五代住(当为葬)河南开封府汴梁城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治平四年,提刑叔侄分关,开载明白,山地基址俱以上官姓名之,五代俱葬此乡。生子一,偕。
        同谱明洪武元年(1368)春天水郡十八世元元孙,本厚题于报德堂的旧谱原序中提到:诏生煜,为麟州司马,煜生偕为福州户曹参军,即今省会布政也。“自煜以上及仪,凡五代俱葬河南开封府即汴梁城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注:汴梁一名,民间大致始于五代末年,元代以后,官方开始称开封为汴梁,明初祥符县既为开封府府城又为河南布政司所在地。)
        福建长汀官坊族谱载:“自仪至煜五世俱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治平四年,提刑叔侄分关开载明白,卷内云:基址园林房屋宅舍俱以上官姓名续置,田段招得申屠氏家在被耕管,纳税居住,供祀五世坟墓,表俱存”。“分关”指分家析产的文书。“治平四年”为1067年, 宋神宗赵顼在位。《马来西亚公会特刊》所载与此基本相同。
        江西省遂川县大汾市石狮“上官氏四修族谱”“上官氏源流考”一文中载:从兰开姓至仪,历二十七世。仪父宏,官隋江都总监北部郎中,因居扬州生仪,复返居陕。(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以上三份族谱可以相互印证。
        2004年,渑池上官家族理事会曾派人前往开封,遍访了开封市、县史志办,以及地名办、档案馆、文物局等单位,均查不到“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的地名,墓址也未发现。因为当时主要拘泥于“大野县”,未能辩证理解家谱中的关键字眼,致使寻访工作一度中断。
        “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经查证并无大野县建制,这个地方不能按字面简单来理解。因现存民国十九年十二修《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原始资料没有亲见,我们推测,“大野”和“县”之间在传抄过程中似有脱节,如没有脱节的话,该处的“县”要按修谱人所处的年代理解,若是宋金时期可解释为开封县,若是明清可理解为祥符县,民国以后理解为开封县,解放后先后归属开封市郊区和顺河回族区。据明洪武元年(1368)上官淳(本厚)题的旧谱序又记载,“但谱修于唐宋,历今已成蠹简残篇,及遭元兴兵燹 之余,十仅存有一、二,今拾而编成一帙”,如无脱节,应断开来读更为妥当,即:开封府大野,县析离乡大边村。“县”反映了复杂的行政变更,不直接言明,修谱人当时比较好理解,但却给后人带来了困惑,所以才出现了“渑池上官家族理事会曾派人前往开封,遍访了开封市、县史志办,以及地名办、档案馆、文物局等单位,均查不到‘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的地名”一事。“大野”指的是自然地理风貌,于此类似的,像《郑邕墓志铭》:“以其年十一月廿七日葬于开封城西南七里之岗阜焉。”现将大野用法聊举数例:
        《尚书·禹贡》:“淮、沂其乂,蒙、羽 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
        唐李邕《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
        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明刘基 《雪晴偶兴因以成篇》诗:“玄云四垂天黯黮,大野苍茫飞雪糝。”
        清李应廌《大野春垂轴》:“大野春垂半,千山景渐饶。”
        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佟培基《守望阁珠玑巷》楹联:“凌云楼阁星斗光华辉大野,经世人才钟灵毓秀起中州。”
           “县”指的是当时开封府辖区开封县,在开封府城东位置(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开封县原在汴州城南启封故城)。汉置浚仪、开封二县,前者在今开封市西北,属陈留郡;后者在今开封市南,属河南郡。浚仪县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称祥符县,宋代惯以年号名地。宋金以后开封县同为开封府、汴梁路治所。明初省开封县入祥符县,故明清均无开封县志。中华民国二年(1913),将祥符县易名开封县。“析里乡”确切讲应为“新里乡”,汉代初建新里县,后改称“浚仪县”,归属陈留郡管辖。宋代为“开封县新里乡”,北宋名相王旦及家族成员葬在“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史有明载。由此也可间接佐证大边村附近为当时的公共墓葬区之一。上官家族墓地与三槐王氏家族墓地从方位来讲相距不会太远,至少在北宋还是清晰可辨的。
        “上官仪,本陕州陕人也”,至于“自煜以上及仪,凡五代俱葬河南开封府即汴梁城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为何改葬开封,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有赖考古或其他方面文献资料的证实。通过对上官仪家族长时段归葬之地的变化研究,可以发现该家族重心迁移之概况,从而发现该时段社会变迁之端倪。
如前所述,《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 并序》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新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人。……追赠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颛顼”封地在开封杞县空桑南部的高阳镇,有的史料也称“颛顼”为高阳氏,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记载说:“浚仪有高阳故城,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城。”[4]上官仪被追赠为楚国公,而开封古陈留一地正是楚国先祖的祖居地之一,诚如上官家谱而言,“自仪至煜五世皆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虽然上官仪没有像当时的士人多归葬两京地区,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但改葬开封实属哀荣备至又在情理之中,当时的开封——汴州西距洛阳较近,“为天地之中”,汴河日繁,四通八达,为天下之枢,沟通江淮,联系南北,控制齐鲁,实有水陆大都会风貌。上官仪改葬,毫无疑问是一种官府或者说是政治行为,期间朝政诡谲,会多方面综合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律令仪礼、天文星象、气候交通、环境风水等因素后而选定在了开封。

        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以上官仪为一世祖,既没有以入闽始祖偕为一世祖,也没有以邵武和平开基祖洎为一世祖,证明当年邵武和平修谱时已掌握了从仪至以后各代比较翔实的历史资料。
        邵武和平修谱时间最早。再从一修宗谱的主修人员名单为器、洎、守富、彝四人看,这四人生活年代相距二百多年,相差九代。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由裔孙左奉仪郎佥署武安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彝所撰写的“旧谱原序”看,在邵武和平上官宗谱首修之前已有同宗进士京者(世京)存有故谱,“他日,有进士京者来见予,自言为公十二世孙,指画故谱,甚有本源”[5],可以“探怀以示”。由于邵武和平修谱年代最早,距仪到煜丧葬时间较近,其提供的史料可信性、权威性也相对较高。
        邵武和平上官家族在北宋年间人才辈出。当时到首都开封(即东京)应试之举子络绎不绝,总数应不下百人,据查阅宗谱从公元1009年到宋高宗南渡的1127年,仅和平一地有明确年代考中榜眼一人,进士三十一人。有许多人还留在京城任职,在京任职的还带有许多僚属,如彝本人就在1076年考中进士,同朝的均长期在京担任监察御使,情任过吏部尚书,悟任东京留守一直到高宗南渡。在族谱中,上官贲(端敏)撰写序言标榜家族的科举功名:“唯我始祖将军以下,子孙繁衍,或学或仕,或荣登科甲,位公卿大夫以至承、参、簿、尉者,不可悉数。”1142年二修宗谱的主修人员为模、粹中、端敏(贲)、端彦,其中粹中、端敏都进士及弟、模、端彦也都任地方官吏,如谱载有错肯定会作出纠正或加以说明。
        长汀官坊族谱记载仪公等五代墓地资料十分具体详实,可与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及江西、遂川石狮上官族谱的记载相互验证。
        《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反映的是苏洵、欧阳修的修谱理论,也可看做欧苏谱法产物,可信度较高。 综合多家族谱资料,可以作如下推测:仪父子在洛阳被害,就近安葬在渑池县仁村或者朝邑 ,40年后唐中宗为仪平反昭雪,因一次葬时不合礼而追封楚国公并以礼改葬仪于开封府大边村,后代以此作为家族墓地,五代俱葬于此,同时在该地购置田产、山地、房屋、宅舍,宋代治平年间,招得当地农民申屠氏一家代为耕管,纳税居住,收取租金供每年祭祀五世先祖之费用,这也合乎常情。

        从唐末开始,朝政受到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此间上官氏先人们也受到影响。邵武的上官家族是上官仪的第六代上官偕,以进士任官福州户曹,生四子:大遒、辛遒、丙遒、丁遒。据《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所载:上官氏从中原开封入闽,开基始祖是上官偕,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登进士第入闽任福州户曹参军,后裔子孙繁衍,支派众多遍布在闽各邑,在北、南两宋期间尤以樵城(福建邵武)禾坪一支为最兴旺。朱熹所撰《上官氏宗谱序》中也有讲述:“得(上官)之家谱披阅之,乃见其源流之远,人物之盛,绅笏之多,以及名公巨卿……皎如星月朗朗。”
        在唐末到宋代开封还活跃着另外一支上官家族。  
        《宋史》卷三百零八·列传第六十七: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少举《三传》,后为鄜州摄官。
         ……
        景德中,以河北新经兵革,慎择守臣,以正知贝州,迁洺州防御使,复知沧州,移同州。再表引年,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寻以本官致仕,赐全俸,仍以见缗给之。四年,卒,年七十五。子璨至内殿崇班。
        另有张咏《乖崖先生文集》卷八《大宋赠监门卫将军上官公神道碑铭》可与以上内容相互印证:

         ……公圣门之贤者,高阳氏之裔,楚大夫子兰之后,世有明德,家传懿行。祖某,父某,值唐末乱罹,隐德不仕。
         ……兵战无日,民力不堪,大梁四通,供饷兼倍。
        开宝七年,公年六十三,遘疾于荆之传舍,临终谓长子正曰:“吾学与仕越四十年,志无所适,此亦命也。……颠沛造次,无忘于仁,能成吾志,死且不朽。”
         ……
        今上即位,加赠左监门卫将军。娶袁氏,今长安郡太君,惠淑慈爱,有贤母之称。生男五人,女二人。长男正,前所谓有军功者。第五男某,见任右班殿直,仁而有断,众伏其能。三男早卒。长女适三班奉职张奭,次女未笄而卒。成平二年八月四日,葬于开封府封丘县旧乡某原里也。咏与公长子同方井之忧,因而欺狎,熟知善行,是用直书。乃为铭曰:
          ……
        上官公,为上官正之父,卒于太祖开宝七年(974),“葬于开封府封丘县旧乡某原里也”,张咏知益州时与上官正合作安定蜀州,颇为相得,特别是太宗至道三年(997)平定刘盱的方井之役,张咏尝为上官正谋划方略,所谓“同方井之忧,因而欺狎”。张咏五十四岁时为上官公撰碑铭,称之为“隐德不仕”,为圣门之贤,己虽不仕,然其后人显其德。文章中提到了“唐末乱罹,隐德不仕”,“大梁四通”、“开封府封丘县旧乡某原里”等,是否为上官悟一支居汴后裔,有待研究,但同属“高阳氏之裔,楚大夫子兰之后”无疑。文章是为上官公写的碑铭,但对上官公的事迹,着墨较少,而是在文中对上官正的生平事迹加以综述,借上官正的为人功绩来反衬上官公的高远德行,此种写法在材料选择上也是一种趋熟避生,尽量用所知的材料来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6]  
        除上官正外,“子璨至内殿崇班。”,“第五男某,见任右班殿直,仁而有断,众伏其能。”,“三男早卒。长女适三班奉职张奭,次女未笄而卒。”则向我们透露这一支上官家族成员及姻亲的武功身份。
        北宋末年,上官悟任开封府尹。上官悟系上官均的幼子,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权知东京留守,金兵遣人说降,悟连斩其使者,抗金兵忠心报国,以身殉职。“亥,金人陷汴京,权留守上官悟出奔,为盗所杀。”据记载,“悟行之唐州(治所位于今河南唐河县)被害”。[7]另据徐梦莘《三朝北盟》卷一百三十七载:悟在唐门遇董平,平逼令悟书填官告,讫杀之。 
        刘克庄《和平志序》:“上官氏对策熙宁,不附新法,晚入元祐党籍,其子留守汴都,不屈于敌而死。二公所立如此,近于天下之善士矣,岂特足于重吾里哉。”[8]也就是说,上官均和上官悟的行为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典范。另有奉法还金,为官清廉,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上官凝,皇赠为金紫光禄大夫。还有其次子上官均,被苏东坡等人评定为状元,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改为榜眼。上官均入朝为官,四任御史,适逢王安石变法,一生卷入新旧党争,官海沉浮,几起几落,但大是大非总能以民为本,对于新旧党争能客观认识。他天资刚方,以忠义为己任,以龙图阁侍制告老。他一生廉正,据《邵武府志》记载:他去世时,家中没有余钱,靠朋友的资助才能入殓,等朝廷拔下了钱物才能够出葬。他可算是历朝历代廉正的典范,是上官家族的骄傲。 
        近年来,在开封市西郊野场村附近出土的《皇清待赠明威将军广生王公墓志铭》(现藏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显示:“公之事上官公也,……逮上官公去任,遂辞归,教子课孙,孜孜不倦。”[9]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在开封府还有一位复姓上官的太守,王体坤曾做过他的幕僚。至于这位上官太守的一些详情,还有待深入研究。
         以上大致可作为上官家族与开封渊源管窥,曾记得 中央电视台《客从何处来》第二季的宣传口号是“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这句话用来形容上官家族和开封,再形象不过。我们也期待着在今后的田野考古中,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能有更多证据为上官后裔到开封寻根提供一些支持,让他们在历史中认识自我、思考未来,去追溯尘封已久的家族秘密,守望乡愁。


        参考文献及注释


        [1]李明,耿庆刚.陕西发掘唐昭容上官氏墓[N].中国文物报, 2013-9-11(1). 
           [2]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1082.
        [3]刘春迎.《探寻夏都老丘》〔J〕.古都开封,2015,第12集.
        [4]韩鹏,安北平,韩俊强.开封历史文化与客家文化传承〔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5]前山坪. 《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M〕卷2,《旧谱原序》(1),1930年.
        [6]李艳.《张咏的散文创作》〔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7]陈振宇.《北宋开封府尹传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8]明. 黄仲昭.《八闽通志》修订本(上、下册)〔M〕卷14,《和平志序》

        [9]王三营.《皇清待赠明威将军广生王公墓志铭》考 〔J〕.开封文博,内部刊物2014.
        (成稿过程中,开封古都学会秘书长郭书学,开封大相国寺副馆员王剑生等提出了中肯意见,作者还综合参阅了福建三明上官存坦的一些观点,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宁富海,1976年生,河南社旗人,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开封市郑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助理研究员,从事旅游文化研究。2004年参加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世界郑氏宗亲第十九次一届大会暨恳亲大会,《启封故城与郑姓溯源》编委。《郑氏祖源在开封》一文被《开封广播电视报》发表后,省内外多家网站转载,社会反响良好。2006年、2010年、2011、2014年四次被评为开封市社科系统先进工作者,参与撰稿的《开封根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获得开封市人民政府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承担开封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客家寻根与陈留著姓郡望溯源》撰稿任务并获二等奖。2014年10月份作为开封市四名代表之一参加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茶叙活动,宣读论文《荥阳开封郑氏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溯源》。在朱绍侯、沙旭升、庞应水、郭书学、郑金河等先生指导下,近年来先后在《古都开封》 、《开封社科》、议政网发表有关姓氏研究文章数十篇。研究方向以郑氏为主,兼及其他姓氏。

?